还记得四月那场,令人瞩目的黄金盛宴吗?国际金价,一路高歌猛进,一举突破2400美元盎司(约合550元人民币克),国内期货黄金价格,更是冲破,惊人的580元克高位。市场上“黄金避险”“抗通胀”的呼声不绝于耳,仿佛只要投入,就能稳赚不赔。
不过盛宴的酒杯,还未冷却,冰冷的现实,便狠狠砸下——短短三周时间,国际金价,竟然从2431美元盎司的高点,一路俯冲到2300美元盎司下方(5月下旬低位),国内金价,更是上演高台跳水,迅速跌破550元、540元关口,一度逼近530元克!
那些在四月底,五月初的高点兴奋地追入的投资者,瞬间体验到了“过山车”般的惊魂时刻,其账户瞬间就浮亏了超过10%!
这剧烈的震动不禁让我们心头一颤:那个被誉为“乱世定心丸”的黄金究竟怎么了?它真的开始变得“危险”了吗?
一、纸币的脆弱:所谓“避险”只是幻象,
我们常听说,美元、日元是“避险资产”。朋友这观念得改改啦!回溯那历史的长河,从未有任何国家的纸币能够真正、长久地“避险”。
无论哪个国家发行货币,都绕不开一个根本矛盾:印钞机,(倘若一旦失去约束,后果不堪设想。无节制印钱的终点,只有一个——货币价值大幅贬值,甚至沦为废纸。历史上这类悲剧(可谓俯拾皆是。长期看任何纸币都存在(那种用麻袋装了去买菜的风险,绝非危言耸听。
即便强如美元,其价值也需“锚定”,
从布雷顿森林体系锚定黄金,到石油美元体系锚定“黑金”再到如今以美国综合国力为信用支撑的复合体系。
这套复合体系恰恰是最不稳定的一环,
自2008年金融危机算起,不过仅仅是短短的十几年,那美元霸权还能够持续多长时间呢?
综合国力此消彼长,即便美国禀赋优渥,美元能否永远强势?
至少我不盲目乐观,
二、黄金的“变脸”:避险王冠蒙尘,
对比纸币的天然缺陷,黄金的优势曾经无可争议:
全球共识:跨越时空与文化,人类普遍认同其价值。
稀缺性:总量有限,难以凭空创造,是价值稳定的基石。
正因如此,黄金在这千年来,一直是被广泛认可的终极避险资产。不过需留意,“避险”这也是相较于其他情况而言的一个概念。
今年黄金市场的表现可谓惊心动魄,
三四月份,金价像脱了缰的野马一般,快速地上涨,这使得很多投资者,心潮澎湃,纷纷地进场。
在4月中旬前进场的,的确尝到了甜头,
但盛宴戛然止住——4月22日,国际金价创下2431美元盎司(国内期金约580元克)的阶段性高点后,便调转方向,急速下跌。
至5月中旬,现货黄金一度探至2300美元盎司附近(约530元克),短短三周最大回撤幅度竟超过11%!
这是一个,令人警醒的信号。黄金,素来以波动温和而著称,年度波动,通常在5%以内,单月回撤达双位数,极其罕见这种级别的波动,已非传统意义上“避险资产”的那种典型特征,反而更像是“风险资产”的范畴。一些稳健的蓝筹股波动性,都未必如此之大!
三、谁在搅动黄金的“避险港湾”,
1、黄金剧烈颠簸的幕后推手何在,
地缘政治“火药桶”与“川剧变脸”:国际局势,就像一锅正在沸腾的水一样,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。某些大国的政策,变化多端,如同五月末那样,特朗普突然宣布,大幅度上调钢铁铝的关税,这类“黑天鹅”事件频繁发生,不断地刺激着市场的神经,避险需求与恐慌性抛售,在极短的时间内,相互转换。
投机巨浪汹涌澎湃:世界黄金协会报告揭示,今年一季度全球黄金投资需求暴增101%,高达552吨!
2、四月、五月数据虽未出炉,但热度只增不减,
仅六月期金合约,持仓量就“嗖”地飙升至38.2万手COMEX主力合约),这一数量,远远地超越以往年份的峰值,显得格外地突出。
巨量的资金,轻松愉快地追逐着短期的价差,这显著地放大了黄金那波动的程度。
当避险港湾,涌入了太多,争抢快钱的游艇时,平静自然就被打破了。
全球央行“去美元化”下的购金潮:一个深层趋势不可忽视:各国央行正大幅减持美元储备,这个时候积极购入黄金。二十年间,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从71%以上骤降至58%左右下降空间很大一部分被黄金替代。我国央行也已连续七个月增持黄金,官方储备达7377万盎司。
很多人看到央行买黄金,便认为“国家都买,肯定稳赚”,于是蜂拥跟风。这恰恰是最大的认知误区!
四、央行储备黄金与个人投资黄金,目的、期限、风险承受能力天差地别:
国家战略考量:央行购金,(这一举措)着眼于超长期的外汇储备多元化,与此同时致力于提升货币信用,以应对极端金融风险。其操作跨越了不同的周期,尽管价格在短期内会有波动,但对其影响却是微不足道的。
个人盈亏即刻显现:普通投资者买入实物黄金,纸黄金或黄金ETF,价格在短期内大幅波动时,会直接体现在账户的盈亏上。怀着“跟随央行获利”的心态在高波动期进入市场,非常容易被“震荡受伤”。
五、黄金还值得拥有吗?智慧配置是王道
黄金的基本属性——共识价值,且其与稀缺性并未消逝。高盛等顶尖投行,更是预测金价,在年内或许会冲击2700美元(于国际层面而言),650元人民币(于国内期货范畴内)的区间。未来的走势到底怎样,众人各抒己见。
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与之共处,
跳出“非避即险”的二元标签,黄金的属性,在动态地演变。与其纠结于它是“避险”呢还是“风险”不如清醒地认识到,其波动特性,已今非昔比。
摒弃“赌方向”的投机心态:试图精准预测金价短期高点低点,与赌博无异。近期市场的剧烈震荡已给追涨杀跌者上了深刻一课。
回归“资产配置”的本质:在整个投资组合里,黄金有着独特的价值,它能够分散风险,还能有效地对冲尾部风险。重点在于,把握好合适的比例,要用长期持有的眼光去看待它。应该把它当作整体财富拼图中的一个部分,而并非用来追求短期内快速发财的手段。
挑选符合自身的“黄金载体”:像实物金条和金币这类,它们的持有成本比较高,而且流动性也不太好;可纸黄金、黄金ETF就不一样了,交易起来更便捷,压根不用进行实物交割;说到黄金矿业股票,它的价格波动那可是相当剧烈的,虽说跟金价紧密相连,但也会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。各种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,得按照个人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搭配。
国际局势老是变来变去,投资市场也不安稳,黄金的走势在剧烈波动下就跟坐过山车似的,一会儿高一会儿低。它到现在还是人类经过上千年都信任的资产呢,可再也不能说它是风雨里永远不会沉的安全地方啦。说不定真正的“安全地方”压根就不在于某一种单独的投资东西,而是在于我们怎么理智地认识风险,接下来用聪明才智去规划和安排自己的资产。
乱世淘金需有慧眼,当那黄金戴上了波动的王冠之时,盲目地跟风,其代价或许会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。
股票配资网站行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