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创作不易,感谢您的支持。
01
老实说,《以法之名》刚开播的时候,我是真的挺期待的。节奏紧凑,人物线丰满,主角洪亮这个检察官,前面三十多集都没让我失望。结果就快收尾的时候,第32集直接给我整无语了——洪亮这回智商光速清零,编导们是真敢写啊!
天龙集团盯上了洪家村的地,也不知道官商勾结那一套能不能大众审美疲劳,两边明争暗斗了一大圈。陈胜龙派人下场搅事,用的还是最老套的一招——挑唆村民,制造矛盾。一边是村民激动到要把地交给天龙,说给的价高得多;一边是官面上本来应有的程序,全搅到一锅汤里去。
这也就罢了,人家天龙这么折腾,那洪家村出了乱子,最操心的还是洪亮他爸。人老了,管不住嘴,更坐不住,非得亲自跑到闹事现场劝架。结果能想象吗,就出事了。
02
洪亮的爸一出事,洪亮还不得赶紧回村?可是这里就离谱了——洪亮作为东平专案组的检察官,调查天龙的案子都调查大半天了,陈胜龙那点把戏,他还看不出来吗?
我真服!洪亮往村里一扎,马上被这些村民给卷进漩涡,还被人拿手机录视频——果然这年头什么场面都离不开“拍视频”这招。视频瞬间传网上,洪亮成了众矢之的。网络舆情说来就来,洪亮直接被迫背锅。
站在屏幕外面谁都明白这分明一场精心设计的局。村民全程喊着“我们要把地给天龙集团!”还强调价钱高,这点线索放明面上,是专案组就该警惕。
03
说真的,这一段剧情真有点强行降智。就编剧非得整出点冲突,画蛇添足。洪亮作为一个老练的检察官,能连基本的套路都判断不出来?难不成他前面三十多集那个“智商在线”的形象都是表演?
你说洪亮回来护家人可以理解,但问题在于,他不是普通村民,也不是愣头青。真要进场,他首先应该保持理性、懂得自保。现场一看那架势,还有组织分化矛盾,这本就是自己查的案子啊!换我是他,能立马察觉“天龙集团肯定插手了”,不会贸然上去搅进矛盾,反倒更应该冷静搜集证据。
更离谱的是,洪亮这回不但没人报警,还硬生生把自己卷进推搡里。要是像生活里真有经验的检察官,早就一边稳定情绪,一边用法律手段约束现场,甚至报警解决。天龙的人再嚣张,他敢在警察面前继续闹?估计直接怂了。
04
以前总觉得,国产剧到了大结局才烂尾,是不是制作太赶?可《以法之名》偏不,它前面都挺稳,剧情也有点深度。偏偏第32集编导“发了疯”似的,强行让洪亮掉智商,只为制造更多观众想看的戏剧性对立——但这代价显然太高了,把一个立得住的角色给毁了。
本来洪亮父子俩的桥段还有点感情基础,这一到闹事现场全打回原形。“主角滤镜”直接碎一地。要说每个人都会犯错,但像洪亮这种职业背景、心理素质,犯这么低级的错误,观众真是看了都替他着急。
网上已经一片吐槽,包括我群里的小伙伴也在说——“洪亮这人物设定撑到第31集,终于忍不住被编剧亲自‘消灭’了。”
05
现在回头这种“为了制造剧情冲突,强行让主角降智”简直是近年国产剧常见病。有戏剧冲突不是坏事,但牺牲人设、逻辑来换冲突,这就太廉价了。难怪到这一集观众纷纷出戏,吐槽也就接连不断。
这不是说前面三十多集没优点。之前氛围感塑造得不错,剧情也紧凑。可以说,这剧真正难得的地方在于,拖到快才崩。这放在别的剧里,都是开局几集就烂了。 能坚持这么久,证明主创团队很努力。
只是,烂尾扎心,观众想要的更多是“有始有终”。你说是吧?
好了,到底是观众苛刻,还是编导一时疏忽?大家心里肯定有答案。
06
你们怎么看?要是你是洪亮,会不会早进场报警?如果你是编剧,会怎么安排洪亮的选择,让他不至于“毫无还手之力”被人下套?评论区等你聊聊,我们一起磕剧一起喷!
END
您怎么看?
股票配资网站行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