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来源:ETF炼金师)
随着全球央行年会的结束,美联储的鸽派立场引发市场对9月降息的强烈预期,可能导致全球大类资产的悄然变化,以及潜在的流动性红利。8月下旬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发表讲话,转变了此前“通胀风险大于失业风险”的态度,强调了就业市场的疲软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。这一表态被市场广泛解读为美联储即将重启降息的信号。
与此同时,美国7月份的非农就业数据显著下滑,5-6月份的数据也被下修近90%,进一步支持了经济滞胀的判断。根据CME“美联储观察”工具,目前市场对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上升至87.4%。如果降息如期进行,全球大类资产将如何表现,投资者又该如何调整布局?
从历史经验来看,美联储的降息周期可以被划分为三种典型情景:第一种是预防式降息(如1995-1996年和2019年),通常是在经济潜在放缓风险下,幅度较小且节奏平缓,旨在实现经济的软着陆;第二种是衰退式降息(如2001-2004年和2007-2008年),这是为应对经济衰退或金融危机而采取的深度降息,幅度较大且节奏急促;第三种是危机应对式降息,这些措施针对特定风险事件,旨在稳定市场情绪。
当前的降息周期预计更可能介于“预防式”和“衰退式”之间。市场普遍预期在今年内将降息两次,明年再降息三次。这一预期引发了各类资产的表现变化。
在股市方面,宽松政策通常能够提高风险偏好。降息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和增加流动性来刺激股市。在经济增长保持韧性的情况下,历史数据显示,美股在“预防式降息”环境下大部分时间呈现出上涨趋势,特别是对利率敏感的创新成长板块和中小盘股。例如,在2019年降息后,标准普尔500指数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上涨了近10%。
对于中国股市而言,其对美联储政策的反应则相对复杂。虽然流动性改善的预期能够提升市场情绪,但A股的走势更为依赖国内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导向。创业板、科技板块以及出口导向型企业或将受到更多关注。港股市场因与美元流动性紧密相关,通常对美联储的政策变化敏感。
债市方面,降息周期通常会使债券市场率先作出反应,美债收益率普遍呈现下行趋势,尤其是长期债券表现突出。历史数据显示,降息周期中,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平均下行80-100个基点(相较降息前60个交易日)。投资级公司债和新兴市场主权债也往往能从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受益。
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需要结合国内货币政策。如果美联储在9月降息,中美利差预计将收窄,这将减轻人民币贬值的压力,并为中国央行实施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创造条件。回顾去年9月,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后,我国央行迅速跟进降准降息,释放了明确的宽松信号。如果此次央行同步下调政策利率,市场利率有望进一步走低,助推债券价格上行。
此外,美联储降息通常会引导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行,相较之下,中国债券的配置价值将更加突出,吸引力也在上升。随着国际资本对人民币债券的配置增加,需求上升将对债券价格形成支撑。
在黄金市场,降息周期通常伴随着黄金表现良好。利率下降降低了黄金的持有成本,而经济不确定性则增强了其避险吸引力。历史数据显示,自1990年以来的六轮降息周期中,黄金在降息后的十个交易日内胜率高达83%。当前全球央行持续购金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,可能进一步提升黄金的配置价值。此外,白银及黄金矿业股也可能随之上涨。
尽管市场对9月降息的预期高涨,投资者应考虑若降息落空的应对策略。如果降息预期未能实现,高现金收益率的资产可能继续受益,投资者可以适当增加现金或短久期债券的配置,以等待更好的中长期布局机会。同时,防御性行业和高质量公司或将展现出更大的韧性。无论何种情景,保持资产配置的分散化和灵活性对于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至关重要。
股票配资网站行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